查看原文
其他

签赠丨一个孩子给全世界孩子的礼物

教育时报 河南教师 2019-06-25
点击上面文字添加关注!推荐指数★★★★★


本期签赠嘉宾

蒋筱寒,大一女生,1998年1月11日出生于河北,长于江南,自5岁开始写日记、写诗,坚持至今,练笔不辍。从小学起即开始发表作品,先后在《魅力汉语》《初中生世界》《中学生》《教师月刊》《知心姐姐》《姑苏晚报》《学习报》《语文周报》《语文报》《大学高中生阅读》《大学作文独唱团》《高中生》 《新京报》《中国教育报》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数十篇。2011年7月,获得“鲁迅青少年文学奖”二等奖; 2013年12月,获得江苏省“中学生与社会”现场作文大赛一等奖;2014年12月,获得江苏省“中学生与社会”现场作文大赛二等奖;2015年5月,获得全国创新作文现场作文大赛江苏省一等奖;2015年8月,获得全国创新作文现场作文大赛全国二等奖。

用诗歌刻印生命的年轮


朱永新/文


苏州的史金霞老师上个月寄来了她女儿的诗选,希望我能够写序。


我一直不敢答应,但她锲而不舍的精神的确让我既为难又感动。昨天夜里,她下了最后通牒:要不然写个推荐语吧!


其实,这样的邀请对我来说是种幸福的烦恼。一方面当然为作者取得的成绩由衷高兴,可另一方面我的工作十分忙碌,我的写作与阅读计划也远远没有完成。


《礼物》

蒋筱寒 著

上海教育出版社


不过,要我推荐的话,我推荐的是这母女二人。


史金霞是“教育在线”的老网友。如果记得没错的话,她的网名是“沧海月明”,当时在河北的县城教书。她像与风车搏斗的堂吉诃德一样,艰难地拼搏着。后来,她跳槽来到了张家港,在一所私立学校里工作。几年后,她回到了苏州市,回到体制内。在经历了一些挫折的打磨后,她顺利“转型”,找到了理想与现实、个人与体制之间的平衡,在学校、在课堂如鱼得水地游弋。我读过她的《不拘一格教语文》一书,她那些关于语文教育的文字,寄托着她的梦想。


史金霞说,她希望语文是向着温暖与明亮的。温暖,就是要有爱、有人性、有乐趣、有成长;明亮,就是要有理智、有希望、有生活、有力量、有担当。她的主张不仅使她的学生们受益,自然也使她自己的女儿受益。


读着蒋筱寒的诗,我眼前晃动的总是史金霞的影子。史金霞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新教育实验,但作为“教育在线”的老网友,她对新教育“共读、共写、共同生活”的理念一定不陌生。我相信,作为榜样的母亲,是家庭教育的力量源泉。


我不懂诗。我从蒋筱寒的诗中读到一个有着青春梦想的女孩子,一个对人生有着自己独特思考的高中生。读这本诗集,我更像读一个人的成长史。一个与诗歌和文学一起成长,一个被做语文老师的母亲不断呵护、指引着成长的女孩子的心灵史。从几岁初起步时懵懵懂懂的稚嫩,到十几岁时的字斟句酌,再到中学后的书卷气、最近的从容老道,我们能够鲜明地看见她的成长。正像蒋筱寒在《无题》中写的那样:


就好比跳房子

他们都一格一格往前跳

界线都出现在他们眼里

他们不会出局

而我呢

在空白的大地上

蹦来蹦去

每跳一次都是出局

我们完全不在一个世界里

——《无题》


书影

作为一个独特个体的蒋筱寒,在自己的世界里尽情挥洒着青春与才情。所以,我们可以把这本诗选当作一个孩子的成长史来读,当作一个接受着“另类”教育的个案来研究。


因此对蒋筱寒来说,不管今后是否走上文学的道路,不管今后考上哪所大学,选择什么职业,这样用诗歌记录生活、记录情感、记录思考的习惯与能力,都是弥足珍贵的。


有诗歌陪伴的人生,是高雅的人生。用诗歌刻印年轮的生命,是高贵的生命。


是以为序。



欢乐地叫喊,单纯地哭泣


苏小和/文


我们的世界总是充斥着这样的场景:大人们坐在一起严肃讨论关乎时代的主题,一群孩子在门口吵闹,有一个或者两个孩子甚至会闯进大人的场所,他们欢乐地叫喊或者单纯地哭泣,让大人们的工作不得不中途停下来。


是让孩子们留在这里,还是把他们赶出去?


这是个问题。有一个名叫耶稣的人说:“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吧,不要禁止他们! ”


许多年过去了,人们一直在思考,为什么耶稣如此喜欢孩子呢?


或许每个孩子都是诗人吧,我想。



再次重复孩子们的风景:欢乐地叫喊,单纯地哭泣。我想念我的小时候,坐在屋檐下,双手托腮,发呆。大人们偶尔路过,会拍拍我的脑袋说:这个孩子是不是一个哑巴?他好像一年没有说话了。


许多年过去了,我还记得大人们的疑惑,可惜我忘记了我发呆的理由。


多么幸运啊,蒋筱寒却记得她小时候所有的细节。她把这些细节写在纸上,构成了诗歌。对于世界而言,时间有多长,诗歌就有多久。


插图(作者作品)

青山的小河流流,

小河的青水漂漂。

流流,漂漂。

我流流流,我漂漂漂。

白云像小羊像小羊,

太阳像火球像火球。

我们的家乡是地球妈妈的身体,

地球妈妈真辛苦真辛苦,

妈妈,妈妈呀!

——《古诗一首》


我能够想象6岁的蒋筱寒看河水的情景。其他的孩子或许正在哭着寻找父亲,但蒋筱寒在看河水,她不太爱说话,安静地看了一会儿,回到家里,掏出铅笔和纸,写下了这样一首诗。她有着欢乐的叫喊,她有着单纯的哭泣;她的欢乐里有眼泪,她的眼泪里有欢乐。这是一个幼小灵魂的讶异,是一个讶异的灵魂对着这个更大的世界不可抑制的赞美。她记录的是内心深处的印象,一首印象主义的诗歌,永远保存了一个小女孩反反复复的词语。这些词语是蒋筱寒的力量,这些词语,就是蒋筱寒自己。


唉,慢点儿,我们走得太快,灵魂跟不上了

它被我们脚下趟起的尘土迷住了双眼

看不清我们走过这儿时的足迹


唉,慢点儿,我们走得太快,灵魂跟不上了

它一个人孤零零地被我们丢在了森林里

找不到出口


唉,慢点儿,我们走得太快,灵魂跟不上了

它一个人划着一条船被静谧的大海包围着不清方向

——《我们走得太快,灵魂跟不上了》


作者签名

这是蒋筱寒13岁时的作品。生命染上了一点点悲伤,不过小孩子的眼神,她对世界的打量,依然是欢乐地叫喊,依然是单纯地哭泣。尘土与森林,还有大海,大海里的鱼,依然停留在孩子的世界里,但命运似乎要拉着我们的诗人快点走。脚步的节奏总是比灵魂的速度要快,不是因为灵魂迟疑,而是因为脚步愚蠢。


他感觉这很好。他用不了那么大的地方。

只要一小块田地,种玉米小麦。他还想种草莓,

够他一年吃一回就好。

一点点乌云,一点点雪。一点点满天星,一小片天空。

——《他的国》


这是蒋筱寒17岁时的作品。理所当然,她还像一个小小的孩子,她的眼睛停留在乌云、雪、星斗、天空之上,停留在玉米地、小麦和草莓之上。她似乎没有着急地扑向人世间。有些时候,蒋筱寒在放学之后,手上拿着画册,头发上别着胡桃夹子,慢悠悠走在回家的路上。与其他的孩子不一样,诗人虽然背着双肩包,但她的肩上,靠近锁骨柔软的地方,还长着一双新鲜的翅膀。


她的翅膀上有欢乐的叫喊,也有单纯的哭泣。许多年以后,人们记得她的名字,因为她总是像孩子一样在写诗,因为她是一个永远的孩子。


是为序。


阅读主张

第一,广泛地阅读经典


我从小到大,所读的书籍,以经典为主。以诗歌为例,我读狄金森、里尔克、尼采、黑塞……但是,我的阅读绝不仅仅限于诗歌,哲学、历史、宗教、小说、戏剧、传记、科普等,无不在阅读视野之内。


第二,构建阅读体系


阅读要学会顺藤摸瓜,构建自己的阅读体系。抓住自己的兴趣,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阅读让自己的世界变大了。在看到某一本书的时候会意识到,哇,我平常也这么想的,作者把我想说了写了下来。这时候就会有一种巨大的惊喜,感到自己并不孤独,隔着时空的海,那么多伟大的人和我有着同样的思想和情感。


第三,形成阅读共同体


首先,是母女共读。

身为语文教师的妈妈,会趁着各种节日看似无意其实有心地给我送一本书或一套书。但是,妈妈从来不会强迫我读哪些书。我们母女还经常会针对某个话题一起讨论。

然后,是和自己的好朋友共读。

大家彼此交流,与志同道合的师友分享。这个时代,只要你是一个心灵开放的人,世界总是向你敞开的。



荐完书,就该送书了

送书规则:趁着上期留言送书的热乎劲儿,读者在本文下留下您对“什么是给孩子的真正礼物”的想法。留言被推送出且获得点赞最多的前5位自动获得以上推荐图书一册。一定要抢先啊!小编一定推到不能再推……

书已经准备好了——



预备,开始留言——


给你足够的顶起时间,5月31日至6月4日中午12点!6月7日揭晓获奖名单。

喜讯通知栏:

获得5月24“秦湄毳赠书”的以下10位朋友请提交个人信息


1.永恒盛唐 2.彩虹梦 3.宛丽 4.学为好人 5.追梦

6.若水女子 7.冯冯 8.冰淇淋小姐 9.田野 10.杨清坡


恭喜这10位朋友,请在6月4日中午12点之前(过期视为放弃)用微信给“河南教师”发信息,告知个人中奖序号、详细地址、姓名和电话。请注明“秦湄毳赠书”字样地址一到,我们将统一邮寄,请耐心等候!


(未获奖的老师,请勿在后台留地址等信息,抓紧抢这一本是正事儿!)



版权声明: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,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“河南教师”。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,版权归作者所有,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,还望谅解。如原作者看到,欢迎联系我们,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。谢谢!


觉得不错,请点赞↓↓↓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